27 December 2006

In Praise of Void



剛看了何兆基的個展《姿態身段》。這次展覽再次貫徹Kee在藝術旅程中對身體感官的探知,闡明了身體與物質不可分割的微妙關係。衆所週知,藝術中心包氏畫廊既「迷你」又「峯迴路轉」,頗考起一衆策展人。這次展品數量寥寥可數,卻無損參觀人士雅興,皆因除了欣賞作品外,亦學會欣賞空間。像圖中這兩件藝術品之間那可圈可點的距離感,那麼遠(相對於藝術品之間而言)、卻又是這麼近(對觀衆來說只是幾步路而已)﹗

像日本的 Miho Museum,空間多、作品少。觀衆長途跋涉走去看的作品,恐怕還不及大英博物館的百分之幾吧。但當中重點不是要我們用眼睛去鯨呑藝術,反是要讓看官懷着一顆謙恭和希冀的心去細味藝術的意義,同時也去欣賞優秀的建築 (註:美術館由貝聿銘設計)。

回說這次展覽,偌大的空間,相信不只為營造簡約風格,也實用 (pragmatic) 得很。觀衆的 point of view 不就正正多了嗎? 母須再企定定像是要找尋最佳位置欣賞《蒙羅麗莎》那微笑了。現代藝術所釋放的不止於藝術家的創意、作品色彩與形態,更甚的是觀衆的空間。

禮讚虛空! In praise of void!

3 comments:

Asuka said...

「現代藝術所釋放的不止於藝術家的創意、作品色彩與形態,更甚的是觀衆的空間。」
愈接觸得多不同層面的藝術,便愈抗拒那些manipulate或monopolize了受者思想空間的作品。有時候,我們無疑很受偉大藝術家的啟發,想從作品了解一個偉人的思想,但有時候我們更想的是作品給予我們空間去思考和感受,而不是一味被牽著鼻子走呢~

bunbun said...

Mag,also feel the same with u..
really like the idea of "voidness"

Green Rabbit said...

Yes ladies we audience are not totally passive at all. For sure artists can often show us new perspectives, ideas and inspirations, while we appreciate the liberty they give us too. Art shall liberate rather dictate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