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除盛產鐵塔、café、藝術、詩人與grumpy men外,還有浪漫。
不過以前倒有位法國人對我說過,世人將法國或巴黎與浪漫掛鉤是歷史上一大迷思。這敢情是局內人的肺腑之言,正如鬼佬將中國女人等同長衫,也很cliché吧!
想想《我愛巴黎》引人入勝之處,正正就是異鄉人這種美麗的誤會!所以即使大部分參與這計劃的導演並非巴黎土生土長,也很合情合理。
本片由18個 (原先不是20嗎?) arrondissement作背景編導一部約5分鐘長的短片,憑片寄意,歌頌浪漫這個 eternal theme。個人認為各片質量良莠不齊,不過大都頗有導演的影子。以下是一些印象較深的部分:
最政治正確: Gurinder Chadha的《Quais de Seine》
不過以前倒有位法國人對我說過,世人將法國或巴黎與浪漫掛鉤是歷史上一大迷思。這敢情是局內人的肺腑之言,正如鬼佬將中國女人等同長衫,也很cliché吧!
想想《我愛巴黎》引人入勝之處,正正就是異鄉人這種美麗的誤會!所以即使大部分參與這計劃的導演並非巴黎土生土長,也很合情合理。
本片由18個 (原先不是20嗎?) arrondissement作背景編導一部約5分鐘長的短片,憑片寄意,歌頌浪漫這個 eternal theme。個人認為各片質量良莠不齊,不過大都頗有導演的影子。以下是一些印象較深的部分:
最政治正確: Gurinder Chadha的《Quais de Seine》
東西文化的差異、語言的隔膜,統統不是真愛的桎梏。最後伊斯蘭長者那句語重深長的「我們的民旋、你們的巴黎,真神亞拉同樣保祐」,簡直是宣揚種族共融的生招牌。
另有趣的是,片中輕輕提及兩性如何看「周街撩女仔」的差異。當少男急不及待的要表現雄性膽色時,以為這是魅力的示範,異性只會益發閃避。不愧是執導《我愛碧咸》的Chadha。
最言簡意賅: Walter Salles的《Loin du 16e》
故事場景再簡單不過 ── 新移民母親每天奔波於效區和巿區之間,無可奈何地將她的嬰孩交予托兒所照顧,卻為生活而作人家小孩的褓姆。同一首歌謠(好好聽*o*)、同一位母親、日與夜、兩個家。愛, 很簡單; 人生, 很荒謬。
對身為《中央車站》和《哲古華拉少年日記》兩齣好片的導演,是有點敬仰。
對身為《中央車站》和《哲古華拉少年日記》兩齣好片的導演,是有點敬仰。
最觸動心靈: Isabel Coixet的《Bastille》
最傷感無奈: Oliver Schmitz的《Place des Fêtes》
一段有緣無分的邂逅, 一次悲情浪漫的fatal attraction, 由黑色膚色來演繹, 一樣蕩氣迴腸。
似曾相識,原來早有牽繫。相見時難別亦難。
無疾而終不可惜,愛得太遲最傷感。
最爛最差勁: 杜可風的《Porte de Choisy》
超現實無罪,但那蘇絲黃情意結則太着迹、也太土了。
另外,Vincenzo Natali的《Quartier de la Madeleine》也流於陳腔濫調,畢竟疆屍愛情片大有珠玉在前之作。而且Elijah Wood太有魔戒影子,未免與巴黎的浪漫情懷格格不入。
最畫龍點睛: Alexander Payne的《14e arrondissement》
故事講述美國中年旅客懷着滿心喜悅盼望、說著帶有美國口音的法語、遊走於第14區、領會巴黎的親切與疏離。但重要的是,最終明白和愛惜自己更多更深……
以這個「美國人在巴黎」的小故事作結幕最明智。異鄉人, 就是如此這般愛上巴黎吧^v^
Paris, c'est étrange et intime, également!
除此以外,Gus Van Sant的《Le Marais》、Wes Craven 的《Père-Lachaise》和 Tom Tykwer的《Faubourg Saint-Denis》也洋溢點點趣味。詳情不說了,反正其他人也寫過不少吧!
還有,Feist 唱的 "La même histoire" 實在悅耳。對,我們具體上都活在同一凡塵故事裡,共享別人的無奈、重覆他人所犯的錯。可是,咫尺天涯的我你他,親疏之間,總有那一點點牽繫,豐富了彼此的人生。亦正如英文版
"We're all in the dance" 的歌詞所言:
We all go round and round
Partners are lost and found
Looking for one more chance
All I know is
We're all in the d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