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October 2009
7 February 2007
Final Move
Welcome back to Piazza Magie
唔好打我呀>.<
4 February 2007
名偵探柯南
初次看《柯南》是在無記,星期天深夜撈電視汁,結果愈看愈津津有味。故事內容加插了親情、友情、愛情、罪惡、復仇等情節。劇中亦展現了許多人與人之間的疏離、猜忌、背叛、傷害,似是大都市的縮影。小時候已好喜歡福爾摩斯偵探小說,無獨有偶,其作者柯南道爾亦成了此日本推理漫畫的主角名稱。
當然最吸引的還有小蘭與新一的愛情線。小蘭好可憐,苦苦守候所愛,卻不知他一直在她身邊。但其實她亦是最幸福的女人,親友情人處處愛護她,把她放在首位。知她身處險境,他永遠第一時間撲過去。在最需要的時候,他總在她的身邊。
另外,小蘭的無敵空手道,毎次看了都令我有衝動想去學>.<
還有,後期加入的怪盗基德很酷,亦正亦邪的,帥呆了﹗
29 January 2007
2 Archi-dive
「我不會去馬賽、亦不會去巴黎。誰替我約的?」
「誰挑的顏色?多麼可怕!」當私人助理告訴她那是客戶選的,她便會直截了當的說:「嗯他們不可以要怎樣便怎樣!」
嘩真有種!
繼成名作德國消防局(Vitra Fire Station)後,Hadid的作品要多激進就有多激進。儘管毀譽參半,她還是摘下了2004年的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是首位女architect得此殊榮,多威水!
這邊廂在日本建築界,女性建築師要冒出頭來看似也不易。Kazuyo Sejima算是十分威水吧,受注目的作品包括近年成為旅遊熱點的金沢21世紀美術館(21st Centu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anazawa)和日本東京的Christian Dior店。
Hadid與Sejima
一個語出驚人、一個靜謐含蓄
一個烈女風範、一個禪味十足
在男性主導的建築界
各自各綻放異彩
不愧是當今建築界兩朵奇花
25 January 2007
快樂·不快樂
曲/ 編: 陳輝陽 |詞: 林夕 |唱: 劉若英
http://blog.xuite.net/as730903/blog2/9823603
彷彿你就在我身邊
等待了一年 又一年
對你的思念
三百六十五天
我只等這一天
勇敢地把從前
情人節快樂
變成 祝你生日快樂
I LOVE YOU
說不出口的傾訴
I MISS YOU
讓掛念代替了相處
瞬間是永遠
談情變祝福
可惜甜言也帶苦
I LOVE YOU
是最完美的結束
I MISS YOU
一輩子靠今天接觸
瞬間是永遠
談情變祝福
可惜都於事無補
今夜有人陪你慶祝
不枉我一年的孤獨
請你原諒我
不多寫一個字
像普通人模糊
多一字 多份痛
今夜我不想哭
Happy Birthday To You
Happy Birthday To You
開開心心去看了《生日快樂》。
早知那只有幾頁紙的故事,
難免會單薄一點。
結局又……
但是,
因為劉若英,
因為小南化身成為architect,
因為那很動聽的主題音樂,
對電影還是有憧憬。
說不出口的愛,心裡知道的喜歡。說來說去即是曖昧。小米的性格或許不太可愛、甚至愚笨,因為她是造成這一切曖昧遺憾的元兇。
私底下,卻由於小米喜愛打邊爐、喜愛唱K、缺乏安全感、想出國深造但又害怕孤獨,不期然有惻隱之心……。
映襯起來,小南好像比較深情討好,把悲傷留給自己。所以看至結尾他含笑而逝的一段,鄰座的女觀眾哭不停。
小米當天所許的願其實早就獲應允。出國的夢圓了,所愛也從來沒有離開她。
在最需要的時候,他總在她的身邊。女主角最後的領悟,反而主觀地覺得最想流淚。
P.S. 「小米有點輕描淡寫,但我知道她傷得很深。她就是那種愈輕描淡寫傷勢愈嚴重的類型。」書中小米是這樣的。所以電影中當小米知道小南要結婚時給他留的言,總覺有點格格不入。
21 January 2007
甜味の回憶(三)
由於實物失踪太久,已沒有相片為證。印象中它大概是這樣的了: 紅、白、綠包裝(像意大利國旗),中間有個小孩畫像(忘記是男還是女)。如有拾獲,懇請相告,薄酬。
結連軟糖,長條形狀,一面啡色、一面白色。吃時朱古力味混和着牛奶味,很有層次。以前多在國貨公司或士多有售。
起碼有十年(或更久)沒見過它。這些年來明查暗訪,試圖打聽它的下落,問過不少人,反應通常是:「未聽過,點樣架?」、「冇啦,死條心吧!」。國貨公司、舊式超市或士多統統試過,就連Yahoo冷知識也不放過,最後還是不果。
結連軟糖,這道連結過去的橋斷了……有好一陣子的失落。
有些事情,一去不返,失去就是失去,即使力挽狂瀾亦徒然。
C'est la vie!
20 January 2007
輸得起的人生選美會
一部美式家庭公路電影,幽默抵死、瘋狂荒誕卻又睿智警世。說它小衆另類又不盡然,笑位計算之準確令整部戲全無冷場。起承轉合之齊全亦有着一貫荷里活電影的公式。
現在才說《陽光小小姐》你一定覺得我好out,但它確實是我06年看過最好的電影,另一部叫《斷背山》。如果錯過了,別放過DVD。至叻人類或一帆風順者也許不以為然,曾經滄海的失意人士或現已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朋友,觸動位可多了。
別要被陽光充沛的場景或海報上那鮮豔的黃色騙倒,片中的世界dark過Tim Burton好多電影。要角統統都是losers -- 教人成功之道工作卻處處碰壁的父親、企圖在青春期全面摺埋兼玩自閉的哥哥、被學校學生摒棄而企圖自殺的舅父、為老不尊最後突然暴斃的爺爺。一家人貌合神離又針鋒相對,活得既「騎呢」又千瘡百孔,灰灰的人生像沒有明天似的。
一段漫長旅程是一次困獸鬥。一個選美會重新認識生存之道。一輛壞得連煞車也不能的小小黃巴士是各人互相扶持的溝通工具。全都象徵了後無退路的人生旅程 -- 勇往直前才有出路。誠然是一段"lost & found" 的pilgrimage。
"A real loser is someone who's so afraid of not winning, he doesn't even try." 睿智的爺爺是這樣跟妹妹Olive說的。最後Olive在台上喪跳freak dancing,輸了選美會,卻在人生舞台上成為真正的陽光小小姐。正如最後舅父淡淡的說: "I think we can live this."
學者舅父跟選擇封嘴的哥哥形容Marcel Proust的一段,是本片的最佳寫照:
"French writer. Total loser. Never had a real job. Unrequited love affairs. Gay. Spent 20 years writing a book almost no one reads. But he's also probably the greatest writer since Shakespeare. Anyway, he uh- he gets down to the end of his life... and he looks back and decides that all those years he suffered - Those were the best years of his life 'cause they made him who he was. All those years he was happy? You know, total waste."
學者舅父說的"Those are your prime suffering years. You don't get better suffering than that." 就是這種境界吧!
** 送給所有曾經suffer、正在suffer、將會suffer的人。**
17 January 2007
方圓
自少已好喜歡康樂大厦(現稱怡和大厦,但我總改不了口),名字親切感覺又像康樂棋。還有,毎當看到它,雪糕車還會遠嗎? 那是兒時一種簡單的幸福。至今每逢路過我都感到那音樂猶在,真真假假分不清……
高聳入雲的康樂大厦四平八穏,簡約外形無疑現代味十足,卻有着古典主義對幾何學的擁戴。那不斷重複的圓形窗口,像Bach的音樂,工整卻不呆板,很spiritual。尤其在晚上,像變魔法似的,異色散落在每一個洞,目不暇給。
方方圓圓的它永不愁寂寞,親朋戚友遍佈世界各地。
The COR Building by Chad Oppenheim @Miami
Tomihiro Art Museum (富弘美術館)
Yatsushiro Municipal Museum (八代市立博物館)
Photo credit: colbwt
Hotel Maritime @New York
Photo credit: www.nyc-architecture.com
My washing machine ^.^
14 January 2007
Walk a Line
文:劉若英
有人說
最亮的那夥星光也是最短命的星
古人說紅顏薄命
綠黨說最大的光和熱是消耗能源
能源消耗完了是末日
哲學說
寧當海灘上的一粒沙
不做撲向星光的飛蛾
我只想問
如果我和那最亮的星光之間
有一條路
哪怕只是一條鋼索
我會不奮力朝它走去嗎?
同班同學
曲:梁詠琪|詞:陳少琪|編:張人傑|唱:梁詠琪
想到當年事 告別母校時
我們立志鬥快講聲 我願意
親愛的同學 你又說心事
男伴總是失望離去 無法相依
想我給提示 怎可速成美事
其實我也每天邊走邊學世事
明明身心經已重傷 扮皮外傷 笑著博他去鼓掌
愛需要合唱 太過剛強 他不會留低欣賞
明明所得不太理想 為人著想
傷心都顧全漂亮 改善了賣相
認清方向 免得變成了他身邊其中一個敗將
講到感情事 似是個生字
誰又因為選擇名次 才去開始
當我想名字 加添他人姓氏
難受我也要知相戀的大意義
明明身心經已重傷 扮皮外傷 笑著博他去鼓掌
愛需要合唱 太軟心腸 他都會毫不欣賞
明明所得未理想 為人著想
傷心都顧全漂亮 改善了賣相
認清方向 你到今天還未改你的思想
難怪你在這天沒歌可唱
行鋼線 是女人內心修養
太剛強不欣賞,太軟心腸又不稀罕。
為甚麼女人總要行鋼線、平衡木?
我們會有一天成為特技人嗎?
11 January 2007
甜味の回憶(二)
那時常見一名叔叔揹着一個方形大鐵箱行走江湖,鐵箱有一道透明窗口,讓人清楚看得見內裡的材料。因為即做即吃的緣故,箱面亦是師傅的工作間。想起來那鐵箱也煞是耐看,亦十分善用空間。
也就是這個鐵箱,不知養活了多少家庭。糖蔥薄餅,由幾毛錢至幾塊錢,對經營者而言從來都是多勞多德,手停口停的糊口生計。像舊日香港,物資少、辛勞多、人情濃,很有五餅二魚故事的影子。
前陣子偶然在一家店鋪發現,原來現在的糖蔥薄餅有即食盒裝,皮與餡均作獨立包裝,厲害! 不同的是沒有了花生(怕引致敏感)及椰絲(太肥膩, 不健康)。
拆開後即時自己做一個迷你的兒時零食給自己,重溫甜味之回憶。像真度99% ^o^
P.S. 店東說此乃限定賞味,只在秋冬時供應。
10 January 2007
甜味の回憶(一)
童年實在有太多關於零食的回憶,特別是與糖果甜點扯上關係的。所以也想寫寫自己對甜味的回憶。
以往母親很會弄西餐,有一段時間她愛弄這個用雞蛋、牛奶、麵粉做出的薄餅,質感有點像Crêpe Suzette但賣相平實得多,只沾一點檸檬汁加白砂糖來吃便成。那被檸檬汁徹底融化掉的砂糖變成了一層厚厚的糖霜,像磨砂膏似的,酸酸甜甜很可口。那時物資並不豐富,廉宜的材料是必然選擇。但孩提時代的味蕾很簡單直接,好吃就是好吃!
早前放假特地跑去Agnès b.全球首家餐廳Le Pain Grille湊興tea一tea,試試朱古力甜品,卻赫然發現menu上印有Crêpe au sucre et jus de citron。記不起有多年沒嚐過它,所以最後改變了主意。
比較我兒時的零食,它的賣相自然是得體許多。可惜Le Pain Grille這道甜品只有那薄薄的一片檸檬,不像在家中可以隨手拿半個檸檬搾許多汁出來 (很沒儀態呵呵~.~),而au sucre只是加了syrup吧!
餅是故鄉甜。
下次定要央求母親再弄一遍。
9 January 2007
如果愛
"One should always be in love. That is the reason one should never marry."
廖堉安《小蘑菇雕塑》; 李宜全《早睡早起》
相愛很難
? ? ? ? ?
先是Dreamhunter最近post的《Companion》,滲着絲絲甜味。然後從電視看了這則新聞:紀念珍珠婚的萬氏夫婦喜孜孜地重遊當年結婚地點海洋公園。再加上十天內見證了兩個溫馨的婚禮,感覺在一片anti-marriage的漩渦中, 仍然看得見愛, 如何在汪洋大海中推進人向前航。
無懼及無悔婚姻的人,實在要向你們致十分的敬!
"Keep love in your heart. A life without it is like a sunless garden when the flowers are dead."
- Oscar Wilde
就是這句了,仍教人盼望愛。文豪即是文豪(愛煞他的文字^^),論及婚姻、愛或友情也好,依然字字珠璣:
"Ultimately the bond of all companionship, whether in marriage or in friendship, is conversation."
- Oscar Wilde
如果愛,請talk to her/him。On anything, anything!
8 January 2007
大會堂快樂頌
- 一天說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 在冬日看着《同感童感》這個宛若盛夏的展覽;或
- 出現了超可愛的毛毛兔。(那飛揚的長耳朵有點像兒時至愛snoopy)
多年來,香港大會堂是培育藝術的溫床,也是見證幸福的地方。正在平台上舉行的《同感童感》展覽,流露着的是藝術趣味、也是令人如沐春風的氣息。這天雖然有點冷,內心卻是溫暖的,皆因台上台下均幸福滿場。
衆生或流蟻也好,窮一生都想畫出一條心心相印的感情線。
無論蟲蟲或外傭,也孜孜不倦地飛入尋常百姓家,像此情此景,他們身上的亮麗色彩,繽紛了淡漠的白牆。
換個角度看,藝術與商業有時也站在同一陣線,共生共榮。只是鴨鴨可別要被人牽着鼻子走……。
暫且不去理(下文分解吧!)當代公共藝術展這個點子彆扭不彆扭,因為快樂是活在當下,the best of times is PRESENT!
展覽至1月15日,欲看從速啦! 希望大家都沾上多多幸福,然後快樂滿屋。
P.S.
同場加映「兩生花」:看着一方得到幸福,另一方感動得沒話說!
Jen & Eric ── wishing you a sweet & blissful marriage!
28 December 2006
巴黎愛我․我愛巴黎
不過以前倒有位法國人對我說過,世人將法國或巴黎與浪漫掛鉤是歷史上一大迷思。這敢情是局內人的肺腑之言,正如鬼佬將中國女人等同長衫,也很cliché吧!
想想《我愛巴黎》引人入勝之處,正正就是異鄉人這種美麗的誤會!所以即使大部分參與這計劃的導演並非巴黎土生土長,也很合情合理。
本片由18個 (原先不是20嗎?) arrondissement作背景編導一部約5分鐘長的短片,憑片寄意,歌頌浪漫這個 eternal theme。個人認為各片質量良莠不齊,不過大都頗有導演的影子。以下是一些印象較深的部分:
最政治正確: Gurinder Chadha的《Quais de Seine》
東西文化的差異、語言的隔膜,統統不是真愛的桎梏。最後伊斯蘭長者那句語重深長的「我們的民旋、你們的巴黎,真神亞拉同樣保祐」,簡直是宣揚種族共融的生招牌。
另有趣的是,片中輕輕提及兩性如何看「周街撩女仔」的差異。當少男急不及待的要表現雄性膽色時,以為這是魅力的示範,異性只會益發閃避。不愧是執導《我愛碧咸》的Chadha。
最言簡意賅: Walter Salles的《Loin du 16e》
對身為《中央車站》和《哲古華拉少年日記》兩齣好片的導演,是有點敬仰。
最觸動心靈: Isabel Coixet的《Bastille》
最傷感無奈: Oliver Schmitz的《Place des Fêtes》
一段有緣無分的邂逅, 一次悲情浪漫的fatal attraction, 由黑色膚色來演繹, 一樣蕩氣迴腸。
似曾相識,原來早有牽繫。相見時難別亦難。
最爛最差勁: 杜可風的《Porte de Choisy》
超現實無罪,但那蘇絲黃情意結則太着迹、也太土了。
另外,Vincenzo Natali的《Quartier de la Madeleine》也流於陳腔濫調,畢竟疆屍愛情片大有珠玉在前之作。而且Elijah Wood太有魔戒影子,未免與巴黎的浪漫情懷格格不入。
以這個「美國人在巴黎」的小故事作結幕最明智。異鄉人, 就是如此這般愛上巴黎吧^v^
We all go round and round
27 December 2006
In Praise of Void
回說這次展覽,偌大的空間,相信不只為營造簡約風格,也實用 (pragmatic) 得很。觀衆的 point of view 不就正正多了嗎? 母須再企定定像是要找尋最佳位置欣賞《蒙羅麗莎》那微笑了。現代藝術所釋放的不止於藝術家的創意、作品色彩與形態,更甚的是觀衆的空間。
禮讚虛空! In praise of void!